• 实验简介
  • 实验原理
  • 实验要求

      “古田军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是全日制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配套实验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田是我们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是我军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本项目以古田会议如何确立政治建军原则为主线,通过“转战赣南闽西”“问题与争议”“困境与转折”“光芒永放”等四个板块仿真交互设计,重温古田会议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强军之魂的来龙去脉,领会古田会议的里程碑意义,帮助当代大学生在学好“四史”中坚定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厚植爱党爱国情怀,立志成为担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古田军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是全日制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配套实验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田是我们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是我军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本项目以古田会议如何确立政治建军原则为主线,通过“转战赣南闽西”“问题与争议”“困境与转折”“光芒永放”等四个板块仿真交互设计,重温古田会议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强军之魂的来龙去脉,领会古田会议的里程碑意义,帮助当代大学生在学好“四史”中坚定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厚植爱党爱国情怀,立志成为担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教师单向度传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对知识信息进行积极主动的选择、加工、分析、处理、掌握的过程。本项目基于该理论,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模拟田野调查方法,通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知识信息的主动筛选、采集、理解,达到对古田会议进程、内涵、意义等知识的主动建构。

      体验式学习理论:体验式学习理论认为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始于体验,进而发表看法,由此引发反思,继而形成理论,并最终把理论所得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为此,有效的学习应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和活动。本项目基于该理论,借助虚拟仿真技术还原古田会议的历史场景,用情景启动学生的体验,用交流考察升华学生的体验,用总结思考内化体验,进而达到对古田会议所确立的政治建军原则及其深远意义的真正认同。

      基于上述实验原理,借助现代仿真技术,本项目将达成对以下知识点的认识和认同:

(1)转战闽西路线中九个关键节点。

(2)红四军入闽具备了哪些条件?

3)红四军前委在长汀辛耕别墅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确定的战略方针是什么?

4)比较阅读《中央给润之、玉阶两同志并转湘赣边界特委的信》《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两份文件,分析中共中央和红四军前委对红四军建设提出了怎样不同的方针政策?

5)阅读毛泽东《给林彪的信》,思考毛泽东认为当时红四军党的问题包括哪些方面?

6)阅读《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决议案(节选)》,想想红四军党的七大会议决议案尝试解决红四军内部的哪些问题?最后分歧真正解决了吗?

(7)东江战役转战路线中的九个节点。

(8)阅读指定材料,说明东江失利的主要原因。

9)阅读《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九月来信)的“红军的组织与训练”,“红军给养与经济问题”“朱毛问题”三部分内容,指出中共中央在党和军队关系问题上的基本态度。

10)阅读《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九月来信)的“红军的组织与训练”,“红军给养与经济问题”,指出中共中央对极端民主化问题的基本态度。

11)阅读《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九月来信)的“红军与群众”,指出中共中央对军队和群众工作关系问题的基本态度。

12)阅读《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九月来信)的“党的前后政策”,指出中共中央红军与地方武装关系问题上的基本态度。

13)阅读古田会议决议,完成知识闯关。(本题库共设置有50个知识点,学生根据随机分配完成10个知识点)

 

1)学生在实验之前应详细阅读实验须知。

2)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必须依据自己的调查选题利用平台提供的各种工具及时搜集调查资料。搜集的调查资料应尽可能多样化,包括数据、文字、图片、视频截图、场景截图等等,以便最终形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图文并茂的调查报告。学生的资料搜集数量与质量以及调查报告的质量将是实验考核的重要依据。

3)学生应完成实验过程中的各类知识互动,如编制调查计划、标注行军路线、理解核心文献等等。

4)学生在完成实验后可查阅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将以百分制的形式体现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由四大部分构成:资料搜集质量表、知识互动质量表、调查计划表、调查报告表。

(5)本实验须与理论教学结合,最好在完成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后进行。